小田切秀雄 (1916—2000.5):日本杰出的文艺评论家、战后民主主义文学运动的积极推动者。文艺评论家小田切进之兄。生于东京。中学时参加学运被捕。1941年毕业于法政大学。在校时与荒正人、佐佐木基一等组织文艺学研究会。1942年任该校讲师。一度从事古典文学研究。著有《万叶的传统》、《本居宣长》、《国学源流》等。1944年再次被捕。1946年参与创刊《近代文学》,并参加新日本文学会,任中央委员。1947年脱离《近代文学》,任《新日本文学》主编。1949年出版评论集《作家论》,论述森鸥外、北村透谷、夏目漱石、小林多喜二、石川达三等,是小田划时代的评论集,其中的《围绕小林多喜二<党生活者>》在当时“政治与文学”的论战中影响极大。1952年与西田胜等创立日本近代文学研究所。1954年任法政大学教授。50年代中期著有《关于人的信赖》、《现代日本文学论战史》等。60年代赴欧留学。1965年参与创刊《文学的立场》。作品还有《民主主义文学论》(1948)、《小林多喜二》(1950)、《现代日本文学史》(1975)等。
芭芭拉·卡特兰 (BarbaraCart?land),英国著名畅销书女作家、女爵士、已故太子妃戴安娜的继祖母,5月21日逝世,享年98岁,再过两个月就满99岁。芭芭拉在21岁时写第一本书,过后便专门写爱情小说。她自称每两周完成一部书籍,可谓快手。一生共创作723部作品,所著的书多过任何健在作家。大多为爱情小说,被译成36国语言,总印数高达10亿册之巨,作为当今被阅读最多的作家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她的爱情小说不作性描绘;小说中美丽、纯良的女主角不由自主地爱上高大英俊的男主角,两人结婚,此后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代表作为《心的秘密》、《幻影》等。1991年获伊丽莎白女王文学奖。
唐纳德·科根 (DonaldCoggan):前坎特伯雷大主教(1974—1980)。1909年出生于伦敦。就读于剑桥。历任曼彻斯特闪米特语讲师、伦敦神学院院长(1944—56)、布拉德福德主教(1956—61)、约克大主教(1961—74)、坎特伯雷大主教,其间受封为男爵。5月17日去世,年90岁。现任坎特伯雷大主教GeorgeCarey在谈到他的去世时特别提到:“因其对NewEnglishBible和RevisedEnglishBible的杰出贡献,及其对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会议(CouncilforChristiansandJews)的支持,科根将永世被人铭记。”科根也是最早主张授予妇女圣职的坎特伯雷大主教。
安德列齐·泽齐皮奥尔斯基 (AndrezjSzczypiorski),波兰著名政见作家,5月16日在华沙逝世,享年76岁。他早年参加了华沙起义,是希特勒占领时期的抵抗运动战士,曾被关入萨克森豪森集中营。战后开始记者和电影剧本写作生涯。自70年代起参加抨击波兰政治的活动,1981年身陷囹圄。主张波兰与德国的和解和改善与犹太民族的关系。曾发表随笔、小说、报告文学20部,其中知名者如《漂亮的赛登曼夫人》(1986)、《夜、昼、夜》(1991)。1995年获联邦突出贡献十字勋章。
鲍拉·威瑟丽 (PaulaWessely),奥地利城堡剧院资深演员,杰出表演艺术家,被誉为“奥地利文化主体性的一部分”,堪称奥地利演剧界的“梅兰芳”。5月11日在维也纳逝世,享年93岁。她以无与伦比的演出艺术在舞台上和电影中再现了奥地利戏剧大师施尼茨勒、霍夫曼斯塔尔、莱蒙特的杰作,体现了奥地利戏剧艺术的精粹。奥地利总统特发唁电悼念之,称她的离世深深震动了他,是德语表演艺术界的惨重损失。她曾扮演歌德《浮士德》中的女主角甘泪卿、席勒剧作《玛丽亚·斯图加特》中同名女主角。